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2017.10.14 Sarria至portomarin



清晨五點起來,外面還是黑漆漆一片,Sarria這裡8:41才天亮,先祈禱讀經,將今天徒步朝聖奉獻給天主,請求聖神的帶領和天主的護佑,也將今天奉獻給主,梳洗和打包完,和其他團員們用完早餐,團體一起合一祈禱,做簡單的熱身後出發。

昨晚睡到二點時冷醒,趕緊拿出自己帶的睡袋來蓋,所以知道外面很冷,這裡太陽出來後的溫差很大,洋蔥式的將衣服穿上,7:16出發。從庇護所摸黑出發,路上只有我們四人,咦?怎麼沒有其他朝聖客呢?

沿著昨天去聖母堂的路線,走上去,路過了教堂旁的庇護所街,就開始看到朝聖客,雖然不多,但心裡踏實許多,大家在聖薩爾瓦多堂遇到韓國的朝聖者,他們很熱心地幫我們照個相,大家就開始出發。

到目前為止,天都還是黑的,出了市區,沒了路燈,一片黑漆漆,幸好當初有帶頭燈來。
走一走,感覺有點怪怪的,發現外套有點點溼溼的,原來雖然沒下雨,但天空的霧氣重,使得外套有點溼。愈走愈黑,幸好愈來愈多朝聖者,有一群人在走,不然還真覺得是不是迷路走錯了呢!
突然看見前面一位朝聖者站在前面不動,要是沒帶頭燈,滿大的可能會撞上她,原來她沒有帶頭燈,前面有一座石頭窄橋,沒有光線走的話,的確挺危險的,邀請她和我們同行,她也很客氣地說跟在我們後面就可以了。
一過了橋發現好多朝聖客,大家排隊走一段碎石子的陡升坡,沒想到一出發就是挑戰,就開始流汗了,也覺得完全不冷了。
天空漸漸地發白,哇,大家不禁地讚嘆起來,剛穿過濃霧,現在在初陽微照下,變成美麗的雲海,哇,天主給我們的第一禮物,好漂亮!

天色愈來愈亮,加西里亞的景色愈來愈清楚,這裏的風景和印象中其它西班牙貧瘠的土壤景觀不同,反倒是和捷克波西米亞相似,即森林丶牧場和綠油油的草地。路程當中不時會看到乳牛,和聞到牛糞的味道,也看到一些結實壘壘的蘋果樹和栗子樹。有時還會看到乳牛逛大街,牛主人準備帶牠們去放牧了,看到這些景觀,其實讓我滿放心喝西班牙的牛乳的,因為表示西班牙的乳牛都是放牧養的,而不是圂養的,且走在路上不時會看到一大片的草原牧場。
冷冷的空氣、朝陽、雲海、乳牛、結實壘壘的蘋果樹和栗子樹,這樣的景觀讓來自台灣的我們覺得好特別。

從SARRIA出發沿路滿多里程碑路標的,看到這個路標表示你走對方向了。老實說,我走這條路不太需要多花精神來找這個路標,因為路上朝聖客很多,跟著人走就對了。

除了剛出發時的好漢坡外,其後的路就滿好走的,大部份都是柏油路或泥土路。

沿路我們也發現這裡的房子有個特殊的地方,房子前都會有一個墊高的玉米倉,大多長得是長方形,前後二面是鏤空的透風設計,有些是用木條來做鏤空,有些是用類似空心磚來做,有些人家的玉米倉裡還有存放著玉米,表示著這些還是正在使用的倉庫呢。

沿途上真的遇到有好心人準備一些食物水果給朝聖客食用,朝聖客可以隨意地給主人任何金額。


走至中午,太陽好大好熱,不過,我們的狀態也滿好的,走到一處咖啡廳,看到滿多人都在這裡休息,我們也決定到這裡做第一次的休息,順便上廁所,本以為朝聖路上上廁所得在野外解決,沒想到路上滿多咖啡廳可以提供大家上廁所,不過,大家還是禮貌地和老闆消費,畢竟,老闆開店是為了做生意的。

也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們今天可以走超過10公里,今天的路大致說來滿好走的,除了剛開始的山路有點難走,其它的路算滿好走的,只是覺得腳底很熱。

簡單地吃了點心和咖啡,在咖啡廳蓋個章,我們又開始上路,不過,休息一下,肌肉冷卻下來,開始覺得腳有點痠痛了,還好,再走幾分鐘後,又正常了。

走了一個鐘頭後,接下來的路,就有點難走了,有一個碎石子路上坡,看起來就有點陡和有點長,看到有二位朝聖客坐在路旁休息,大家也開始脫衣服,天氣變得好熱,和早上的溫差挺大的,我還挺擔心我帶的另一件長褲可能用不到了。

原本想只要走過這段長坡就快到了PORTOMARIN了吧? 沒想到走上最高頂,是一片沒有樹的高原,遠遠地看著遠方有著朝聖客,想必還有一段路要走吧,這裡的風砂挺大的,褲管都沾了一片風砂,同伴笑說難怪古人說幫人”洗塵”,走了一大段路,到了目的地,的確需要洗塵。

面對著不知道何時可以抵達目的地的苦悶,一邊祈禱一邊走路,應該是走在這朝聖路最好的方式吧。突然間,身後一位長者走過我身旁,指著山的那一邊說PORTOMARIN,我想是天主叫她來告訴我,加油,目的地快到了吧!不過,看了一下,還有點遠呢!

終於在下午二點多來走到了PORTOMARIN,沒想到今天遇到了一個大考驗,就是好高的一座橋,好高的一座橋,人行道的護欄偏偏有點低。
有懼高症的我,只好鼓起勇氣,一邊祈禱救主醫治,一邊走過去。走過去的時候,雖然橋底的風景不錯,心裡還是會點怕怕的,不過,我還是面對自己的恐懼害怕,平順的過來了,感謝主。

到了橋的另一頭,看到有熟悉的畫面,這不就是書上的那座橋。原來這就是PORTOMARIN。作者怎沒提醒前面有一座這麼高的橋呀?

不過,沒想到我們今天能走22公里,真開心。


波特馬林
這裡算是較大的小鎮,小鎮上有超市,教堂和滿多餐廳和咖啡廳,生活機能應該算是滿方便的,鎮內有一個公園的小池,聽說是可以提供泡腳的地方,但今天實在走的太累,加上時差的關係,就沒有去泡腳了。

今天我們四人享用了二份加利西亞的朝聖者套餐,一份章魚套餐,一份豬排套餐,很好吃。份量真的很大,我們四個人吃的很飽,幸好,我們沒有點四份,不然一定吃不下。

庇護所
我們接下來就是要找今天住的庇護所,幸好現在的google很好用,定位好後,發現它剛好就在這附近,靠著它找到了這間庇護所,也找到我們的行李,服務人員熟練地介紹完場地後,帶我們去大通鋪,指定給我們的床號,我們一行四人,所以她就給我們上下上下四個位置,同伴提醒我可以要求都睡下鋪嗎?因為走了一天,腳痠的程度,要爬上去有點難度,幸好同行其它三位都是60多歲的媽媽們,加上今天人不多,服務人員就好心的給我四人下鋪位置。

這間庇護所算是現代化的庇護所,也先為我們鋪好了一次性的床包和枕頭套,若是沒帶睡帶的人,可以額外和他們拿毛毯。

浴室廁所和廚房都很現代化,也有付費的洗衣機和烘衣機,若要手洗衣褲,也有專門的地方方便朝聖者洗和晾衣服。廚房也提供基本的電子爐、碗盤和餐具,若是想自己煮東西的話,相當方便。本以為庇護所都很老舊,沒想到還不錯呢!

我們就卸下背包,真得好想躺下來。不過其他朝聖者好像不急著躺下,而先去洗澡和洗衣服,乘著還有陽光,趕快晒衣服。所以我們也趕快將昨天洗了,但還沒乾的衣服,拿去晾。

早出發早點到,果然好處多,可以選床位,不用搶著洗澡、洗衣服,連晾衣服的位置都還可以挑到有太陽的地方。

周圍有一個床位的朝聖客應該是義大利人,他比我們早到,有經驗的他,早就去梳洗好,在庇護所裡還滿常遇到他,面見多了,大家感覺也熟悉起來,他邊吃餅乾邊走到我旁邊,請我吃他的餅乾,我吃了一口,覺得好辣,他就笑笑的說這是墨西哥餅,哈哈的走了,挺幽默的。

彌撒
問了服務人員,今晚8:00有彌撒,所以今天可以去參加彌撒,太好了。也問她們教堂的位置,我們就先去教堂蓋章。到了教堂,發現下午16:00~20:00才開門,幸好我們去時已經開了,但要注意的是要蓋章的人,教堂週一休息沒有提供蓋章服務。

彌撒時間快到了,我們提早過去教堂,教堂裡已有滿多人進來,也滿多的青年進來,滿高興看到這裡的青年進堂。陸陸續續也進來了不少朝聖客。
本地的教堂是聖尼古拉堂,本堂神父是年輕神父,可能人手不夠,神父奉獻和領聖體時用手機放聖樂,挺有趣的。

彌撒結束前,神父也為所有來的朝聖客舉行祈福禮。

彌撒結束後,已經天黑了,看了一下廣場旁的地圖,心裡大致上知道明天朝聖的路線如何走,離我們的庇護所滿近的。

第一天的朝聖就此結束,好累,趕緊回去睡覺了。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飄移板介紹Freeline Skates


Freeline Skates發明的源由


           Ryan Farrelly 用了他的Skateboard下面安裝了 直線四個輪子發明了Freeline Skates是為了衝山。很快就明白了其實不需要用到Skateboard的整個 板面,每一角有兩個輪子就行了。去試驗的時候, 很快滿街都是人驚訝地看著他衝山。一種新的運 動就誕生了。用著他們的skateboarding,snowboard和 surfing 的技巧 Ryan 和他的朋友開始想新的專用Freeline Skates的動作,技巧出來。一陣子後,技巧動作都 有進步,首先就是衝山,後來連U池的動作都有速 度飛快並且都沒死板的動作! Freeline Skates 把衝山滑行,平地滑行,U池滑行 都提升到下一境界。 "我們不是要大家停止玩Skateboard, 我們就提供新的一種挑戰。這就是下一種滑行方法, the next ride。" —— Ryan Farrelly, 創始人 文章來源

         飄移板,也有人叫它分體滑板,大陸叫漂移板,英文是Freeline skates,Ryan於2004年發明完成,會開始接觸它主要是看到OG的介紹


Freeline OG
OG是我們第一代的款式。無論滑手的要求多高,OG都能如你所想。他的材料是用356-T6航空鋼精鑄而成,板的骨架內有鋼筋軸,能夠承受3000磅的重量。OG是最堅固的Freeline Skates! 


         哇塞,3000磅等於1363.64公斤耶!之前玩成人蛇板的時候,上面貼紙寫著最大承重90公斤,我在想只有90公斤,若是急過彎時,70公斤的人不就一下就超過90公斤的力道了嗎? 實在很怕它斷掉,然後躺在醫院住院 *__*。(提醒一下大人們,蛇板下通常有張貼紙註明它的耐重多少,若是你超過了,就請不要去踩上去玩蛇板,有些蛇板真的會斷的唷)

        所以就買一個試玩看看,起初也沒有抱著會學會的想法去練,畢竟自己不是個年青小夥子,而是個中年大叔了。不過,看了一個新聞介紹有位80多歲的老爺爺,靈活地滑飄移板在公園掃地後,我的信心就莫名的大增了。

        目前市面上有滿多品牌的飄移板,我之前做的功課,我選擇原發明者Ryan的品牌,就是Freeline,雖然是大陸制(註),但感覺品質較讓我心安,第一次站上去飄移板的人都知道,飄移板很恐怖,一直讓人不停地劈腿,實在很擔心溜一溜假如斷掉,會摔的多慘 ^_^ 所以以下的介紹,是指Freeline這家品牌的飄移板而言,其它家的品質我不確定是否一樣。
註:這個品牌都是大陸製的,沒有其它國製的,更沒有所謂的美國製。


飄移板簡介

     
  飄移板分左右二個板,板子上有標註L的左腳,R的是右腳,若是標注註被護套蓋住了,怎麼辨識呢?

        其實,飄移板是符合人體設計的,所以正常採上去時,大家完全不用力的情況下,輪子是成一直線的,如下圖所示。板子和腳一樣是外八的,所以當你將板子放在地上時,輪子成一直線,且板子成外八時;或是你將板子擺正,輪子成外八,就是正確的左右腳位置。



         飄移板由兩個PU輪子、板面、砂紙、軸承、螺母構成。輪子採用先進的PU材質加工而成,板面採用楓木,鋼,竹木,鎂鋁合金等多種材質,堅固耐用;軸承採用608Z專業滑板軸承,轉速快且壽命長。

結構

目前飄移板主要有二種架構,一個是H式,一種是S式的,如下圖藍色部份所示,主要是輪子和板體連接的力臂結構不同。
  H型是直接左右二側鐵框(註)固定輪子,中間的結構加強二側鐵框的結構,由於二側鐵框有點薄弱,所以中間結構得加寬,使二側的鐵框不易變形,當初第一代的GROM為此也只能用小輪(65mm),無法換用大輪(72mm);後來有改良材質和厚度,使中間結構變小一點,使用H型的飄移板也能使用大輪。整體結構看起來很像英文字母的H。
  這種設計是直覺型,設計和製造較為簡單,據說是Ryan當初為了使大家可以以更便宜價格購得飄移板所設計的經濟款飄移板。
註:這裡所謂的鐵框,只是強調固定輪子結構的材質,不一定是鐵做的。

  S型是較酷炫和堅固的設計,內有一條完整鋼筋貫穿整個力臂(註),且一體成型,如上圖藍色和綠色部份,由這條鋼筋來承受板體和輪子的力量,所以它可以承受很大的力量,我個人很欣賞Ryan這個設計的。
  不過,這種結構需要較難的設計和製造。據說生產不易,常有瑕疵,有些工廠會以所謂B板出售這些瑕疵品。
註:這裡是指FREELINE所製的OG和PRO而言,其它品牌,我不確定是不是也是一條完整的鋼筋? 需要大家自己去考就。


輪子

  大部份的飄移板都是用這個規格72MM82A,表示輪長72mm硬度82A,大家可以在輪子旁邊找到你輪子的規格編號。另外,也有小輪65MM82A,也有閃光輪,不過,閃光輪很容易因中間的磁芯壞掉,就不亮了。
  我很喜歡飄移板的輪子都是所謂的公路輪,可以直接在馬路上溜,個人試過覺得飄移板的輪子對地板的好溜度是柏油路 〉水泥路 〉 大理石地板 〉 磁磚,也就是愈粗愈好溜。

飄移板特色

飄移板主要特色是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和承重大,價格合理。

  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 帶蛇板或滑板、滑冰鞋出去時,除非是開車,不然他們的體積實在不小,騎車時,無論是將蛇板背在後面,還是橫直放在前面,都不方便。這個也是我喜歡飄移板的原因之一,它可以直接放在置物箱內,真是太方便了。我都固定放一個在汽車行李箱裡,若是停車停太遠時,就溜著它去目的地。

        承重大:如上面OG時的介紹,它的承重比蛇板大很多多多多,很適合50Kg以上的大人 “使用”。

  價格合理:會接觸飄移板主要也是陪小孩去公園玩蛇板和溜冰時,覺得與其在旁邊浪費時間地等,不如,自己也一起運動的想法,就也去買了成人蛇板玩。才發現,蛇板一般大概也得2000以上,我當初買一個成人蛇板NTD2000元,花式滑冰鞋5000元,但飄移板1900以上,感覺物超所值。我這裡是指品質好的,蛇板和飄移板也有1000以下的,但品質我是有點怕怕的啦,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著想,我還是學品質好一點的。

  我個人較喜歡OG,除了它的耐重大外,另一個原因是它非常堅固,整個航空鋁一體成型,每次練OG時,我不擔心OG會壞掉,而是怕它弄壞地板。出門在外,也可以當做隨身武器,可以擋刀擋槍,若是你擋的到的話啦,哈!

       以上,我只是簡略地發表自己的感想,若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或建議。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排球--巴頭 Headshot


  會選擇打排球,主要是覺得它算是挺 “溫和" 的團體運動,這是相對籃球和其它團體運動會有許多肢體接觸和碰撞而言,排球真的溫和許多,但排球唯一較恐怖的,應該就屬於被大砲---巴頭。

  曾參加過一場校際比賽,甲校的大砲重扣到乙校的舉球員臉上,那位可憐的舉球員的眼鏡被打破,無法再繼續比賽;印象更深的是,下一球,乙校的攻擊手也一記重扣,殺到甲校的舉球員的臉上(舉球員真可憐),也打到他無法再繼續比賽。幸好,雙方沒打起來,畢竟這都是合法的攻擊,比較慘的是,甲校只有六個人來參加比賽,後來比賽是五打六。

       被巴的感覺如何? 我也被巴過一次,球打到臉上時,頓時臉上只有一陣麻,有好幾秒頭腦一片空白,這也是被巴的人會有幾秒看起來呆呆的感覺,接下來幾分鐘臉完全沒有任何感覺。

     什麼是巴頭??先來看個搞笑版的。


再來看恐怖版的。

男排

女排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如何從香港機場去深圳--->搭小巴士篇

  深圳可以直飛了,為什麼要從香港進去呢? 先說去深圳由香港入境的好處有:

  1. 班機多,機票較好訂,幾乎可以今天訂,明天走。
  2. 改機票時間容易,國泰航空的話,可以直接去機場候補。或一天前改機票。
  3. 班機較不常誤點。
  4. 機票便宜。

  從香港機場至深圳市區有好幾種方式,如巴士、小巴士、快艇、計程車和地鐵。其中搭計程車和快艇最快,計程車可以直接到深圳的福田口岸入境;快艇則由蛇口口岸入境,可退HKD120元的稅金,有拖運行李的話,降落後要預留90分鐘,這個航空公司會提醒你,來不及就不會幫你拖運,或建議你晚一班去。最慢的應該是搭地鐵,得先進香港市區換地鐵,再由福田口岸或羅浮口岸入境。

   今天主要介紹的是如何坐小巴士進皇崗口岸入境。
  當你一下飛機,往出境方向走,在出境海關大廳正中央的對面,這裡就是去搭快艇的地方,這裡仍禁區,還沒出境。

  這裡是出境大廳的 “E通道” ,事先有登記的話,可以用台胞証自動通關,要注意的是,有二種設備,台胞証只能用和桃園機場一樣的那種,需要可以擺證件的掃瞄器。另一種,是卡式的設備,只能給香港居民用的。若是發現沒有地方擺台胞証,就表示你走錯了,要再找找另一排的設備,你也可以直接問機場服務人員。他們都滿客氣的。

   若你不是常客,就直接排這裡,按一般通關方式,填表,排隊過關。

  過完關拿好行李,走出出境大廳,香港機場共有兩個出口,A和B。和台灣一樣,有東西申報的,走紅色走道;沒有要申報東西的,就走綠色走道。


  這是B出口,一出來就可以看到空中吊著一台老式飛機;這裡也會面點,若你有約人的話,大部份都是約在這裡附近。之後,往中間走,若是走B出口就往左走;若是走A出口就往右走。

      走到下中間,這裡7-11的旁邊有HSBC的ATM,可以提領港幣。


      往7-11的對面的  "二號客運大樓" 走。

  走到底,不到10公尺,左轉。

  左轉後直走到底。

   若是你想坐計程車,可以到底後出門,搭綠色計程車去深圳的福田口岸。


   其它人到底後右轉,就會看到這個招牌。

   走廊走到底後右轉,在榮華月餅旁,有小巴的櫃台。


有好幾家可以選擇,可以坐到哪裡可以參考這裡,小巴資訊,通常去深圳西部的人會坐到深圳灣口岸,可以二個海關都在車上過關(註);去深圳東部的人會坐往皇崗口岸,香港的落馬州關是車上過關,中國的皇崗口岸是下車通關。

註: 香港回歸中國時和英國立約,回歸後的香港和中國50年內仍要有海關,所以從香港至深圳需要過二個海關,一個是香港的落馬州海關,一個中國端的 “口岸"。

  買完票至售賣櫃台對面1或2號門等車。

   你可以在這裡坐的等,車來時服務人員會來叫你上車。


  出來坐車時,大行李交由服務人員,他會幫你拿上後車廂排好,你就可以直接上車,等大家都上好車後,就直接開車離開。
  我習慣坐港資的小巴,他們通常時間到就走,不管人是不是滿六位客人。中資的小巴,就可能會等坐滿才走。華X和中X是中資的。
  另外,最好在香港端買來回票會較便宜,回程票半年有效。


  開約40分鐘就會到落馬州海關,這時待在車上直接通關,通常不會查行李,但是聽說乘客若有中東或印度人的話,被查行李的機會較大。

  之後再開一公里就到了深圳的皇崗口岸,下車,拿自己的行李,自行通關。這裡有自動通關設備,只要事先在口岸登記就可以申請。常來的話,記得去登記,自動通關挺方便的。

  離開出境大廳左轉。
  若是你有訂酒店的車,這裡會有人帶你去坐車,記得貼在身上的貼張別拿下來,不然,服務人員會認不出你。

  左轉後,右轉上天橋。

  上天橋後右轉直走會看到這個招牌,走到招牌底下,右轉可以去坐公車(註);左轉可以坐計程車。
註:若是你有約人來接你的話,可以約在公車道的最後一排會合,雖然是不合法,但只要沒有擋到車,警察不常來抓。




影片



若是有任何錯誤之處,煩請指教,謝謝!